当前位置: 首页 > 漫谈教育 > 从教材、教法、教师入手

从教材、教法、教师入手

2014年12月21日 22:28:53 访问量:237
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(二)
从教材、教法、教师入手
【浏览字体:   
2014-12-19
来源 综改司
 

  从教材入手 编写各具特色的地方和学校课本

  构建覆盖各学段的传统文化教材体系。上海市教委组织专家集体编撰小学到高中共10册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课本》,课本同时还配套朗诵的光盘。历经两年,目前已基本完成。首批推出面向一年级学生的教材,向全市16.7万名新生发放,其他分册将于下学期陆续出版。将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,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提高教学要求,让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更好地浸润学生心灵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以“培育具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”为理念,编写了《中国人》《中华古诗文阅读》《中华根文化》等10多种校本教材,彰显了语文教育的人文特征,提升了学生文化选择和价值甄别能力。武汉大学主编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年级的24本《国学读本》,数十所学校使用该教材,社会反响良好。

  编写反映地域文化特征的特色课本。四川省南充市组织编写《川北皮影与剪纸地域特色课程纲要》,编印了顺庆校本教材《皮影、剪纸》(分为小学一二年级版、三四年级版、五六年级版、初中版和高中版);南部县升钟镇小学在开展“川北古傩的开发与应用研究”课题研究基础上,编印校本教材《川北古傩》,被确定为第一批“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”;雅安市涌现出一批如雅安市芦山县幼儿园《幼儿园乡土文化课程》、汉源县九襄镇中心校《小学语文诵读》、雅安中学《文化与生活》等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。

  从教法入手 以传统文化滋养广大学子的心灵

  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法。青岛市古镇小学开发立体化的校本课程《古诗文诵读》,通过唱、演、画、作、写、舞等,充分培育学生个性和想象力,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。中央音乐学院以“多学科交叉融合”为特点推进中国传统乐教课堂体系建设,融合乐教、诗教、画教,在教学中全面渗透经典文化元素,如传世名画、唐诗宋词、乐器文物、书法碑刻、历史人物、文化事件、地理山川、艺术典籍、乐器档案、音乐常识等,达成对学生人格塑造与文化传承的自然融合。

  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传统文化通识课。浙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通识课程体系,明确学时学分,立足“传播中国传统文化”视频公开课,相继推出了“王阳明心学”“茶文化与茶健康”“西方视角的中国传统艺术”等通识课程。东北师范大学面向本科生开设《中华文明史》《哲学与人生》等10门“通识教育选修核心课程”,每门课程给予5万元重点资助。目前,全校40%以上的在校学生选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。四川大学设置《中华文化》为全校必修课,实行由名师名家领衔、学术带头人亲临一线的授课制度,课程团队近三年开课近130门次,选课人数达到3万余人次。

  从教师入手 打造一支传统文化教学“强军”

  培养具有良好“国学”修为的教师队伍。上海实施《关于提升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的若干意见》,通过建立教师人文素养专题网页、“教师博雅”微信平台,开展“教师走进经典”等活动,培育教师人文精神,提高教书育人能力。贵州利用阳明文化研究院进行师资培养培训,整合省内相关资源,挖掘阳明文化、沙滩文化、红色文化、民族文化等资源培养具有良好国学素养的师资队伍。云南大学重点建设了一支约100人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,培养了省、校教学名师20余人,每学年开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课程300余门次,建设了《人文科学概论》《中国儒学导论》等10余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。

编辑:尚爱成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保德县第四中学 特此声明。